【石钟山记原文】余以八月之望,乘舟行于江上。是时天光澄澈,水波不兴,风清气爽,心旷神怡。遂与子瞻同游石钟山,欲探其名之所由来。
石钟山者,位于江西湖口,临大江,山势峭拔,岩石嶙峋,上有巨石如钟,叩之有声。或曰:“此山因石而得名。”或曰:“山形似钟,故曰石钟。”然余尝闻古之人多有疑焉,未可尽信。
至山下,见水石相击,声如磬玉,其声清越,久而不绝。余与子瞻皆惊异之,乃问渔人:“此声何自?”渔人笑曰:“此山石多空穴,风鼓水激,声出其中,非钟也。”余闻之,若有所悟。
盖世之学者,往往拘泥于传闻,而不知求实。古人云:“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余虽未能深究其理,然今观其状,听其声,知其名之由来,非徒虚也。
于是作《石钟山记》,以志其事,亦以警后人:治学当实事求是,不可轻信浮言。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