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阅读答案

2025-08-12 05:56:21

问题描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阅读答案,急!求大佬现身,救救孩子!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2 05:56:2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阅读答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全词借登临古迹,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壮志难酬的悲愤。本文将从内容理解、艺术特色及思想情感三个方面,对这首词进行简要解析,并提供相应的阅读理解题与参考答案。

一、内容理解

本词以“京口北固亭”为背景,通过回顾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作者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以及对当前国势衰微的感慨。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二、艺术特色

1. 借古讽今:词中多次提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孙权、刘裕),意在借此表达对当下朝廷无能的不满。

2. 用典自然:全词多处化用历史典故,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等,增强了词的历史厚重感。

3. 情感深沉:词人通过对历史的追忆,表达了自己渴望收复失地、建功立业却壮志未酬的复杂情感。

三、思想情感

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大业,但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首词中,他借古抒怀,既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愤懑。词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更是道出了一个爱国志士晚年孤独、壮志难酬的悲凉心境。

四、阅读理解题与答案

1. 本词的作者是谁?

答:辛弃疾。

2.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中的“孙仲谋”指的是谁?

答: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君主。

3. 作者为何提到“刘寄奴”?

答:刘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作者借此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并暗含对当时朝廷无能的批评。

4.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作者虽年老但仍怀有报国之志,却无人赏识的无奈与悲愤。

5. 这首词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答:借古抒怀,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自身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结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篇充满家国情怀的抒情词作。它反映了辛弃疾作为一位爱国志士的内心世界,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思考与情感共鸣。通过深入理解这首词,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其艺术魅力,更能体会到作者那份深沉而执着的爱国情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