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冀教版五年级上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2025-08-11 06:50:49

问题描述:

冀教版五年级上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跪求好心人,别让我孤军奋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1 06:50:49

冀教版五年级上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唯一的听众》是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讲述了一位音乐学院的教授为了鼓励一个热爱音乐却缺乏自信的小男孩,以“耳聋”的身份默默陪伴他练习,最终帮助他重拾信心的故事。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教育意义,适合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感悟关爱与尊重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品读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唯一的听众”对主人公成长的重要影响,理解尊重与鼓励的重要性。

-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勇于尝试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唯一的听众”这一称呼的含义,体会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

- 难点: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写作手法,感悟文章主题。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相关图片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作者信息,思考“你遇到过像‘唯一的听众’一样的人吗?”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谈话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看似普通但对我们影响深远的人。他们可能没有说太多的话,但却用行动支持我们、鼓励我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讲述了一个关于‘唯一的听众’的故事。”

2. 板书课题:《唯一的听众》,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 圈出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

- 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 检查朗读情况,正音正字。

3. 提问引导:

- 文中的“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

- 这个“听众”为什么是“唯一的”?

(三)精读品味(20分钟)

1. 分段细读,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

- 如:“我每天清晨都在小树林里练琴,后来有一天,我发现总是有一位老妇人坐在树下听我练琴。”

-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听众”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体会其内心世界。

2. 小组讨论:

- 为什么这位“听众”要假装耳聋?她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 你从她的言行中感受到了什么?

3. 教师引导总结:

- 这位“听众”虽然没有直接表扬小男孩,但她用耐心、宽容和鼓励,让小男孩逐渐找回了自信。她是一个充满智慧和爱心的人。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情境体验:

- 假如你是那个小男孩,听到“你真是个音乐家”这句话时,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 如果你是那位“听众”,你会怎样鼓励一个不自信的孩子?

2. 生活链接:

- 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唯一的听众”——可能是老师、父母、朋友等。

-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他人的支持与鼓励。

(五)总结升华(5分钟)

1. 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总结:

- “唯一的听众”不仅是指那位老妇人,更象征着那些默默支持、鼓励我们的人。

2. 教师小结:

-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倾听他人、理解他人、鼓励他人。因为有时候,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个温暖的眼神,就能成为别人心中最宝贵的光。

六、作业布置

1.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心中的“唯一的听众”》,描述一位曾经给予你鼓励和支持的人。

2. 朗读课文,尝试模仿文中人物的语气和情感进行朗读。

七、板书设计

```

唯一的听众

鼓励 → 自信 → 成长

(老妇人)

```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创设、文本细读、情感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激发学生的同理心和表达欲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个性化表达,提升课堂的互动性和实效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