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建质【2018】37号文_360文库】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些具有较高安全风险的分部分项工程,若管理不当,极易引发重大安全事故。为加强这类工程的安全管理,规范施工行为,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顺利进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8年发布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建质〔2018〕37号文)。该文件自实施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对高风险工程的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围绕该文件的核心内容、适用范围以及具体要求进行详细解读,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规定。
一、文件背景与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类大型、复杂、技术难度高的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其中涉及深基坑、高大模板、起重吊装、脚手架等高风险作业的分部分项工程日益频繁。这些工程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些高风险环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适用范围与定义
根据文件内容,本规定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涉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全过程安全管理。所谓“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 深基坑工程;
- 土方开挖及支护工程;
-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
- 起重吊装及安装工程;
- 脚手架工程;
- 拆除工程;
- 其他由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认定的高风险作业。
这些工程因其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安全风险强,必须严格执行相关安全管理措施。
三、管理职责与流程
文件明确了各参与方在安全管理中的职责,主要包括:
1. 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2. 施工单位:需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论证,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3. 监理单位:应对专项方案进行审核,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
4. 设计单位:应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设计文件,必要时参与方案论证。
此外,文件还强调了施工前的方案审查、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监控以及验收程序等关键环节,确保整个工程在可控状态下推进。
四、重点条款解析
1. 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与审批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实施。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还需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2. 专家论证制度
文件明确规定,对超规模、超标准的高风险工程,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家团队进行论证,确保方案科学合理、安全可行。
3. 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同时,应建立应急预案,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五、违规处罚与责任追究
为强化制度执行力,文件也明确了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对未按要求编制方案、未组织专家论证、未落实安全管理措施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依规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将追究刑事责任。
六、结语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规范,不仅为建筑施工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也为保障安全生产提供了制度保障。各相关单位应认真学习、严格落实,切实将安全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施工理念。
通过不断完善和执行这一规定,我们能够有效降低高风险工程带来的安全威胁,推动建筑行业向更加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