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这是北宋词人秦观笔下的《鹊桥仙》,一首流传千古的婉约之作。它以牛郎织女的传说为背景,借古抒怀,道尽人间情爱的真谛。
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齐名。他的词风清丽婉转,情感细腻,尤擅写男女之情。《鹊桥仙》正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虽写的是神话故事,却蕴含着对现实爱情的深刻思考。
全词如下:
>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词不同于传统对牛女相会的悲欢离合描写,而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切入——不是感叹分离之苦,而是赞美那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永恒之爱。秦观认为,真正的爱情不在于朝夕相处,而在于心灵的契合与彼此的坚守。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句词尤为经典,它表达了在最恰当的时机相遇,哪怕只是短暂的一瞬,也胜过世俗中无数的庸常相守。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得,也体现了秦观对爱情的独特理解。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话更是成为千古名句,被后人广泛引用。它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和时间的情感信念,强调了精神上的共鸣比形式上的陪伴更为重要。这种思想不仅在古代具有启示意义,在现代社会同样值得深思。
《鹊桥仙》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不仅因其优美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更因为它触及了人类情感中最本质的部分——爱与坚持。秦观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跨越时空的爱情画卷,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
如今再读这首词,仿佛还能听到银河的轻响,看到那座连接天地的鹊桥。它不仅是秦观的杰作,也是中华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历经千年,依然闪耀着智慧与柔情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