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阅读答案】《白杨礼赞》是现代著名作家茅盾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描写白杨树的坚韧、挺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北方农民和抗日军民的赞美与敬仰。本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寓意深刻,是一篇极具象征意义的作品。
一、文章主旨
《白杨礼赞》以白杨树为象征,借物抒情,通过对白杨树外形特征的描绘,赞扬了白杨树所代表的坚强、正直、质朴的品格,进而引申到对广大劳动人民和革命战士的崇敬之情。文章不仅赞美了白杨树的自然美,更赋予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二、写作特色
1. 象征手法:文章以白杨树象征北方的农民、战士以及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使读者在欣赏自然景物的同时,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共鸣。
2. 对比手法:文中将白杨树与“贵族化的楠木”进行对比,突出白杨树虽平凡却坚韧不屈的特点。
3. 语言凝练:全文语言简洁有力,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三、重点语句分析
1.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这句话突出了白杨树的朴素与刚劲,暗示其不追求外表华丽,而是注重内在品质。
2.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此句强调了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中的顽强生命力,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3.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这句话直接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揭示了作者的深层思想。
四、阅读理解题参考答案
1. 作者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答:因为白杨树虽然生长在北方的艰苦环境中,但它依然挺拔向上,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象征着广大劳动人民的品质,因此它虽普通却不平凡。
2. 文中提到“楠木”,其作用是什么?
答:通过对比白杨树与楠木,突出白杨树的朴实无华、坚韧不屈,进一步强化其象征意义。
3. 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树?
答:作者借白杨树表达对北方农民和革命战士的敬意,赞扬他们坚强、正直、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寄托了对民族精神的赞美。
五、总结
《白杨礼赞》是一篇充满激情与哲理的散文,通过白杨树的形象,传达出对劳动人民和革命精神的深情礼赞。它不仅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更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佳作,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