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课文原文)】老舍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而且还要泡腊八蒜。腊八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如花生、核桃、葡萄干等)熬成的。这是一年中最早的一顿饭,也是一年中最讲究的饭。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也就是“小年”。这一天,人们要祭灶王,祈求来年平安。过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准备年货,街上的人越来越多,热闹极了。
腊月二十四,扫房。人们把屋里屋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表示辞旧迎新。这一天,孩子们特别高兴,因为可以拿到一些零花钱,用来买鞭炮和糖果。
腊月二十五,接神。人们把神像请出来,供在堂前,点上香,烧上纸钱,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腊月二十六,赶集。这是最热闹的一天,人们纷纷到集市上去买年货,有吃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
到了除夕,那才真是热闹。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红对联,挂起了红灯笼,整个城市都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中。这一天,全家人要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饭后还要守岁,直到午夜钟声响起。
正月初一,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去给长辈拜年。孩子们则拿着红包,到处跑着玩,欢声笑语不断。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这一天,人们要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过了正月十五,春节也就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新的生活,但那份浓浓的年味,却一直留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