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保密制度范文】为加强单位内部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敏感信息的泄露,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安全保密制度。
一、总则
1.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部门及全体员工,涵盖各类信息资料、电子数据、文件档案等涉及保密内容的管理与使用。
2. 所有员工必须牢固树立保密意识,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切实履行保密责任。
3. 保密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追责。
二、保密范围
1. 国家秘密:指依法确定为国家秘密的事项,包括但不限于政策文件、战略规划、项目方案、技术参数等。
2. 商业秘密:指本单位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经济价值、未公开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客户资料等。
3. 工作秘密:指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的、不对外公开但需内部掌握的信息,如会议纪要、内部通知、人事安排等。
三、保密职责
1. 单位负责人是保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落实保密制度,监督检查保密工作执行情况。
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保密管理工作,确保保密措施落实到位。
3. 员工应自觉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擅自复制、传播、泄露任何涉密信息。
四、保密措施
1. 涉密文件应由专人保管,实行登记制度,未经批准不得外借或复印。
2. 电子设备(如电脑、打印机、U盘等)应设置密码保护,严禁私自安装非授权软件。
3. 会议、培训、交流等活动涉及保密内容时,应提前做好保密提醒,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4. 外部人员进入办公区域时,应进行身份核实,并限制其活动范围,必要时签订保密协议。
五、泄密处理
1. 发生泄密事件时,应及时上报主管领导,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
2. 对于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行政处分或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 对因失职、渎职导致泄密的,将从严处理,绝不姑息。
六、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单位保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订,修订须经单位负责人审批后执行。
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保密制度,进一步提升单位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单位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