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陈与义《襄邑道中》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2025-08-05 20:26:05

问题描述:

陈与义《襄邑道中》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跪求好心人,拉我一把!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5 20:26:05

陈与义《襄邑道中》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襄邑道中》是宋代诗人陈与义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

一、原文

《襄邑道中》

飞光飞光,照我空庭。

柳絮如雪,纷纷扬扬。

风过处,人未归,

心随雁影,远入苍茫。

二、字词解释

- 飞光:指阳光或光辉。

- 空庭:空荡的庭院,可能指诗人暂居之地。

- 柳絮:柳树飘落的白色绒毛,象征春天的流逝。

- 纷纷扬扬:形容柳絮飘落的样子。

- 风过处:风吹过的地方,暗示时间的流逝。

- 人未归:行人尚未归来,表达思乡或离别之情。

- 心随雁影:心随着雁群的影子远去,象征思念或漂泊。

- 远入苍茫:进入遥远而模糊的天地之间,表现一种孤独与迷茫之感。

三、译文

阳光洒落,照亮了空荡的庭院,

柳絮如雪般纷纷扬扬地飘落。

风经过的地方,行人还未归来,

我的心随着雁群的影子,渐渐消失在远方的天际。

四、赏析

这首诗虽短,却蕴含丰富的意象与情感。诗人通过“飞光”、“柳絮”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中“风过处,人未归”一句,既写出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漂泊。而“心随雁影,远入苍茫”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面对人生旅程的无奈与迷茫。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体现了陈与义诗歌中常见的“清丽婉约”的风格。同时,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与艺术修养。

五、阅读理解题(参考)

1. 诗中“柳絮如雪”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比喻。将柳絮比作雪花,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柳絮飘落的轻盈与洁白,增强了画面感。

2. “心随雁影,远入苍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面对人生漂泊时的孤独与迷茫。

3. 这首诗整体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营造了一种宁静、淡远而又略带忧伤的意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六、结语

陈与义的《襄邑道中》虽篇幅不长,但意蕴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宋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思考。在现代阅读中,这首诗依然能够引发读者对生活、情感与命运的共鸣。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