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意思名言名句)】“致广大而尽精微”出自《礼记·大学》,原文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后人将这句话引申为“致广大而尽精微”,强调在追求宏大目标的同时,也要注重细节的完善和深入。
一、“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含义
“致广大”指的是胸怀宽广、志向远大,能够放眼全局,把握整体发展方向;“尽精微”则意味着关注细节、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细微之处。两者结合,体现了古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既有宏大的视野,又有细腻的观察力和执行力。
这一思想不仅适用于个人修养,也广泛应用于治国理政、企业管理、学术研究等多个领域。它提醒人们,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既要高瞻远瞩,又要脚踏实地。
二、“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致广大而尽精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战略与执行并重: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制定长远规划时,必须考虑宏观方向,同时也要注重具体实施中的每一个环节。
2. 全面与细致结合:在处理问题时,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应深入分析背后的原因,做到既全面又精细。
3. 理想与实践统一: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是好事,但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和细致的努力,理想终将成为空谈。
三、相关名言与典故
1. 《礼记》中原文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这句话虽未直接提到“致广大而尽精微”,但其精神内核与此高度契合,强调通过深入研究事物的本质来获得真知。
2. 朱熹注释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指出:“致广大而尽精微,是说学者当以广大为本,而以精微为用。”他认为,学习应当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方能真正掌握学问。
3.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也与“致广大而尽精微”相呼应,即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既要树立远大目标,也要注重日常实践中的点滴积累。
4. 现代企业家语录
如任正非曾说:“我们要做百年老店,就要在细节上做到极致。”这正是“致广大而尽精微”在现代商业中的体现。
四、结语
“致广大而尽精微”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深刻的处世哲学。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成功不仅在于目标的远大,更在于对细节的执着与坚持。无论是在个人成长、事业发展,还是国家治理中,都应以此为指导,做到心中有大局,手中有方法,脚下有力量。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更需要这种平衡与融合的精神,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