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翻译赏析】《文侯与虞人期猎》是一篇出自《战国策·魏策一》的寓言故事,讲述的是魏文侯与守猎官约定打猎,因天气变化而临时改变计划,但依然遵守诺言前往赴约。文章虽短,却蕴含深刻的道理,展现了古代君主的诚信风范和对承诺的尊重。
原文:
> 文侯与虞人期猎。日出,而与之期。日中不至,文侯不至。虞人以告。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日中不至,则是吾不诚也。”遂往,至则虞人不至。文侯曰:“吾不诚,可矣;虞人不至,不可也。”遂终日立于泽中,待其至。虞人至,乃与之猎。
翻译:
魏文侯与守猎的小官约定好一起打猎。约定在太阳升起时出发。到了中午,魏文侯没有去,守猎官也没有来。魏文侯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派人去告诉守猎官。他说道:“我和守猎官约定打猎,如果到了中午他没来,那是因为我没有讲信用。”于是亲自前往,结果发现守猎官也没有来。魏文侯说:“我失信了,可以;但守猎官失信,就不行。”于是他在水边一直等到天黑,直到守猎官到来后才一同打猎。
赏析:
这篇短文通过一个简单的约定事件,深刻地揭示了“信”字的重要性。魏文侯作为一国之君,并未因为自己的身份而轻视一个小小的守猎官,反而以身作则,表现出极高的诚信与责任感。
1. 信义为本:文中强调了“信”的价值,即使对方未能如约,自己也要坚守诺言。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以身作则:魏文侯的行为体现了领导者的表率作用,他的行为不仅影响了臣子,也树立了一个值得尊敬的形象。
3. 细节见品格:从“日出”到“日中”,再到“终日立于泽中”,每一个细节都反映出魏文侯的坚持与诚意,让人感受到一种庄重而真实的君王风范。
结语:
《文侯与虞人期猎》虽然篇幅简短,却寓意深远。它不仅是对古代君主道德修养的赞美,更是对现代社会中诚信精神的一种呼唤。在当今这个快节奏、利益至上的时代,更需要我们铭记:一个人的品格,往往体现在他对承诺的态度上。正如魏文侯所做,哪怕只是一次简单的约定,也值得用一生去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