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苏轼《临江仙(middot及夜到扬州席上作》全文及鉴赏)

2025-08-02 18:08:49

问题描述:

苏轼《临江仙(middot及夜到扬州席上作》全文及鉴赏),求路过的大神指点,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2 18:08:49

苏轼《临江仙(middot及夜到扬州席上作》全文及鉴赏)】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因其深厚的情感与哲理而广为流传。其中,《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便是他晚年的代表作之一,词中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有对故人旧事的追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

夜到扬州席上作

一别都门三载梦,水边风里春寒。

相逢不语泪空弹。

江山如旧,人物已非前。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醉拍铜斗歌孤调,满座悲欢,尽是人间。

一、词作背景

此词写于苏轼晚年,当时他因政治失意,多次被贬,生活漂泊不定。这首词据传是他夜宿扬州时,参加一场酒宴后所作。词中流露出他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无奈与孤独。

“夜到扬州席上作”,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也暗示了作者身处异乡、独坐席间的情景。整首词虽未直接描写景物,却通过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出一种深沉的苍凉感。

二、词句赏析

“一别都门三载梦,水边风里春寒。”

开篇即点出离别之久,三载光阴仿佛一场梦境。春寒料峭,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象征着内心的凄凉与冷落。

“相逢不语泪空弹。”

与故人重逢,却无言以对,泪水悄然落下。这一句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与无法言说的苦楚,情感细腻动人。

“江山如旧,人物已非前。”

江山依旧,但人事已非。这是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叹,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里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表达自己心中郁结难诉,知音难觅的孤独。琴声虽美,却无人倾听,更显寂寥。

“醉拍铜斗歌孤调,满座悲欢,尽是人间。”

最后几句写得极富画面感。醉中击打铜斗,唱起孤寂的曲调,满座之人或悲或喜,皆是人间常态。这不仅是对宴会场景的描写,更是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

三、艺术特色

1. 情感真挚,含蓄深沉

全词没有直白的抒情,而是通过细节描写和心理刻画,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2.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苏轼善于用最简练的语言营造出丰富的意境,如“江山如旧,人物已非前”一句,短短八字,便道尽人生沧桑。

3. 哲理性强,富有韵味

词中蕴含着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既有个人情感的倾诉,也有对世间百态的感悟,读来令人深思。

四、结语

《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是苏轼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展现了他在历经宦海沉浮后的淡然与感慨。这首词不仅体现了苏轼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他面对人生无常时的豁达与坚韧。无论是在文学价值还是思想深度上,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