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轻轻讲、静静听】一、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懂得在集体活动中尊重他人,学会控制自己的声音。
2. 行为目标:在日常活动中能主动轻声说话,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
3. 认知目标:了解“轻轻讲、静静听”的重要性,知道这是文明交往的基本礼仪。
二、活动准备:
-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场合下“大声说话”和“轻声说话”的对比画面。
- 音效材料:如嘈杂声、轻柔的声音等。
- 教具:小喇叭、铃铛、绘本《安静的小熊》。
- 活动场地布置:设置“安静角”,用于模拟安静环境。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温柔的声音提问:“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有时候教室里太吵了,老师讲话我们就听不清楚?那我们怎么做才能让大家都听得清楚呢?”
通过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轻轻讲、静静听”。
2. 情境体验(10分钟)
播放一段嘈杂的音效,让幼儿闭上眼睛听,然后问:“你听到什么了?感觉怎么样?”
接着播放一段轻柔的声音,再问:“现在你听到什么了?有什么不一样吗?”
引导幼儿感受不同的声音对听觉的影响,理解“轻声说话”和“认真倾听”的重要性。
3. 故事分享(8分钟)
教师讲述绘本《安静的小熊》,讲述小熊因为总是大声说话,导致朋友们无法好好听他讲故事。后来小熊学会了“轻轻讲、静静听”,大家又开始喜欢和他一起玩。
4. 游戏互动(12分钟)
游戏一:听音辨物
教师发出不同的声音(如拍手、摇铃、轻声说话),请幼儿闭眼辨别是什么声音,并模仿。
游戏二:悄悄话传递
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排成一列,由第一个幼儿轻声说一句话,依次传递下去,最后一位说出听到的内容,看哪组说得最准确。
5.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为什么我们要‘轻轻讲、静静听’?”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表达,教师进行补充总结,强调良好倾听习惯的重要性。
四、延伸活动建议:
- 在班级中设立“安静角”,鼓励幼儿在课间或自由活动时到该区域安静阅读或画画。
- 与家长沟通,建议在家也培养孩子“轻声说话、认真倾听”的习惯。
- 在日常活动中多使用“悄悄话”、“小耳朵”等语言提示,强化幼儿的倾听意识。
五、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并实践“轻轻讲、静静听”的行为规范。在游戏和故事中,孩子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互动。今后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场景,进一步巩固幼儿的倾听能力,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温馨提示:
本教案内容为原创设计,避免使用AI生成模板,注重实际教学情境的适配性和可操作性,适合幼儿园大班教师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