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参观花圃(教学设计、反思)-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的重要方式。本节课“参观花圃”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材中的一个典型课例,内容围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展开,旨在通过真实情境引导学生掌握除法运算方法,并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观花圃”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理解除法的意义,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2.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竖式计算方法。
- 难点:理解商的书写位置,尤其是试商的过程。
3. 教学准备:
-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练习题卡。
-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4.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花圃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参观花圃”的情境,提出问题:“如果学校要组织学生去花圃参观,需要安排多少辆车?”从而引出除法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新知探究(15分钟)
出示例题:“有92盆花,每车运18盆,需要几辆车?”引导学生列出算式92÷18,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如估算、口算等,再逐步引入竖式计算。
(3)合作交流(10分钟)
分组讨论并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试商的过程,强调“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就看前三位”。
(4)巩固练习(10分钟)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习题,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强化计算技巧。
(5)总结提升(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步骤,强调试商和商的位置的重要性。
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参观花圃”为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学生在真实的任务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 部分学生在试商时存在困难,特别是在遇到余数较大的情况时,容易出现计算错误。今后应加强试商方法的训练,如采用“四舍五入”法或“调商”策略。
- 个别学生在书写竖式时不够规范,导致计算结果错误。需要进一步强调书写格式的规范性,尤其是在商的位置和余数的处理上。
- 课堂时间分配略显紧张,在合作交流环节中,部分学生未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路。今后可适当延长讨论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总体而言,本节课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掌握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通过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相信今后的数学课堂会更加高效、生动。
备注: 本教案根据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材编写,适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