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李白诗《登金陵凤凰台》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5-07-23 09:08:33

问题描述:

李白诗《登金陵凤凰台》原文翻译及赏析,快急死了,求正确答案快出现!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3 09:08:33

李白诗《登金陵凤凰台》原文翻译及赏析】唐代诗人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是一首极具历史感与个人情怀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白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他面对现实时的感慨与无奈。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李白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一、原文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万里山河归望眼,

一时人物尽风流。

可怜后主亡国恨,

犹向江头唱《玉树》。

二、白话翻译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徘徊,

如今凤凰离去,只剩空台,江水依旧东流。

吴宫的花草早已掩埋在荒芜的小路之下,

晋代的名士们也已化为坟墓中的尘土。

我远望万里山河,心中无限感慨,

一时之间,多少英雄豪杰都已成为过去。

可叹的是,陈后主的亡国之恨,

却还在江边传来《玉树后庭花》的哀音。

三、赏析解读

这首诗以“登金陵凤凰台”为题,借景抒怀,通过描绘金陵(今南京)的历史遗迹,表达了作者对兴衰更替的深刻感悟。诗中,“凤凰”象征着盛世与辉煌,而“凤去台空”则暗示了繁华不再、人事已非的沧桑感。

首联“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以凤凰的传说起笔,既点明地点,又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江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无情,为全诗奠定了苍凉的基调。

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通过吴宫、晋代等历史典故,勾勒出一幅历史变迁的画面。昔日的繁华已成废墟,昔日的英雄亦归于尘土,令人唏嘘不已。

颈联“万里山河归望眼,一时人物尽风流”,则是作者站在高处俯瞰山河,感叹古今人物的短暂与伟大。这里的“风流”既有才华横溢之意,也有盛极而衰的意味。

尾联“可怜后主亡国恨,犹向江头唱《玉树》”,引用南朝陈后主的典故,暗讽当权者沉迷享乐、不思进取。即使国家灭亡,仍有人沉醉于旧日的歌舞之中,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的忧虑与批判。

四、艺术特色

1. 借古讽今:李白通过对金陵历史的回顾,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批评,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2.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凤凰”“江水”“吴宫”“晋代”等意象,增强了画面感与历史厚重感。

3. 情感深沉:全诗情感由景入情,层层递进,从自然景象到历史反思,再到现实批判,情感真挚动人。

五、结语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人生的思考。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应以史为鉴,珍惜当下。诗中那种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与对现实的忧思,至今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