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第六单元教案】一、单元主题:
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
二、教学目标:
1. 语言知识目标:
- 掌握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短语,如:invent, invention, by mistake, be used for, be made of 等。
- 理解并运用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e.g. It was invented in 1876.)
- 能够正确使用情态动词 can 和 could 来表达可能性和推测。
2. 语言技能目标:
- 能听懂关于发明的历史背景和用途的对话或短文。
- 能围绕“发明”话题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达和交流。
- 能写出关于某个发明的简短说明文或介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兴趣,增强创新意识。
- 培养学生尊重前人发明成果的意识,体会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科技为社会服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 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的结构和用法。
- 关于发明的相关词汇和句型的掌握与运用。
- 难点:
- 如何在实际情境中灵活使用被动语态。
- 如何组织语言,清晰地表达对某项发明的看法或评价。
四、教学方法:
- 任务型教学法(TBLT):通过设置真实任务,如“介绍一项发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
- 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增强课堂趣味性和信息量。
五、教学过程设计:
Step 1: Warming-up (5 minutes)
-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著名发明的短视频(如电灯、电话、互联网等),激发学生兴趣。
- 提问: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vention? Why? 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发明的意义。
Step 2: Vocabulary Learning (10 minutes)
- 学习本单元核心词汇,如:invent, invention, inventor, by mistake, be used for, be made of 等。
- 通过图片、实物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并进行简单造句练习。
Step 3: Grammar Focus (15 minutes)
- 讲解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结构:be + 过去分词(was/were + 过去分词)。
- 举例说明:The telephone was invented in 1876.
- 练习活动:将主动语态句子转换为被动语态,如:People use the computer to search information. → The computer is used to search information.
Step 4: Listening & Speaking (15 minutes)
- 听一段关于发明的对话,回答相关问题。
- 小组讨论:你最想发明什么?为什么?鼓励学生用所学句型进行表达。
Step 5: Reading & Writing (15 minutes)
- 阅读一篇关于“咖啡”的短文,了解其历史和用途。
- 写作任务:以“我最喜爱的发明”为主题,写一篇1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包含发明名称、时间、用途和自己的看法。
Step 6: Summary & Homework (5 minutes)
- 回顾本课重点内容,强调被动语态的使用和发明相关的表达方式。
- 布置作业:
- 完成课本P45的练习题。
- 查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发明,准备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
```
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
Key vocabulary:
- invent / invention
- by mistake
- be used for
- be made of
Grammar:
- The telephone was invented in 1876.
- The computer is used to search information.
Sentence patterns:
- What was invented?
- When was it invented?
- How is it used?
```
七、教学反思(教师自评):
本单元教学围绕“发明”展开,结合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有效掌握被动语态和相关词汇。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语法点的理解仍需加强,今后可增加更多情境化练习来巩固知识点。
注:本教案根据人教版九年级英语教材编写,适用于课堂教学及备课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