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溺水的危害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教会幼儿基本的防溺水知识和自救方法。
3. 培养幼儿在遇到危险时冷静应对、寻求帮助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 防溺水安全教育视频或图片资料
- 水池或模拟水域(如大盆、水槽等)
- 安全警示标志图卡
- 小奖品(如贴纸、小玩具等)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溺水吗?为什么会有人溺水?”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知道的相关信息。随后,播放一段简短的防溺水动画视频,让幼儿直观地感受溺水的危险性。
2. 知识讲解(10分钟)
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讲解以下
- 不要在没有大人陪伴的情况下独自去河边、水库、池塘等地方玩耍。
- 如果看到别人溺水,不要自己下水救人,应该立刻呼喊大人或拨打110、120求助。
- 学会识别危险水域,远离深水区、水流急的地方。
- 如果不小心掉进水里,要保持冷静,尽量仰浮,大声呼救,等待救援。
3. 情景模拟(10分钟)
教师设置一个简单的“水中遇险”情景,如“小朋友不小心掉进水里了”,请几名幼儿扮演“落水者”和“旁观者”。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如何正确应对突发情况,学会呼救和求助。
4. 游戏互动(10分钟)
开展“安全小卫士”游戏,教师出示不同的场景图片(如河边、泳池、水坑等),请幼儿判断哪些地方可以玩,哪些地方不能去,并说出原因。答对的幼儿可以获得小奖品,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防溺水知识,强调“安全第一”的重要性。同时,提醒家长在家也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共同守护孩子的生命安全。
四、活动延伸:
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观看防溺水教育视频,或者带孩子去正规的游泳场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水上活动,进一步巩固安全意识。
五、注意事项:
- 活动过程中要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使用真实的水域。
- 教师应提前做好充分准备,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 语言表达要贴近幼儿的理解水平,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幼儿对溺水的危害有了初步认识,也掌握了基本的自救和求助方法。今后将继续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