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小老鼠和大老虎》幼师专用公开课教案优秀】一、活动名称:
《小老鼠和大老虎》
二、适用年龄:
中班(4-5岁)
三、活动领域:
社会领域
四、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故事理解“友谊”与“包容”的含义,初步了解不同个体之间可以建立友好关系。
2.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同伴的尊重与关爱,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合作意识。
3. 行为目标:在日常生活中能主动与同伴交往,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五、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PPT课件《小老鼠和大老虎》
- 小老鼠和大老虎的头饰若干
- 背景音乐(轻柔温馨)
- 互动游戏道具(如小椅子、小球等)
六、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入主题:“小朋友,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和你不一样的朋友?比如他比你高,或者比你小,你们还能做朋友吗?”引导幼儿思考,并引出今天的绘本故事《小老鼠和大老虎》。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边展示图片或PPT,边生动地讲述故事《小老鼠和大老虎》,重点突出以下几点:
- 小老鼠虽然很小,但勇敢、善良;
- 大老虎虽然体型大,但内心温柔;
- 他们从最初的不理解到成为好朋友的过程。
3. 提问互动(5分钟)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
- “你觉得小老鼠和大老虎能成为朋友吗?为什么?”
- “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怎么和大老虎相处?”
- “你有没有像小老鼠一样勇敢的朋友?”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引导。
4. 角色扮演(10分钟)
请几名幼儿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小老鼠和大老虎,进行情景表演。其他幼儿观察并模仿角色的动作和语言,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变化。
5. 游戏活动(8分钟)
组织一个“找朋友”游戏,幼儿两人一组,一人扮演小老鼠,另一人扮演大老虎,互相介绍自己,然后一起完成一个小任务(如传递物品、搭积木等),在游戏中体会合作与友爱。
6. 总结延伸(4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故事内容,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我们愿意去了解和接纳别人,就能成为好朋友”。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交朋友,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
七、活动延伸:
-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相关绘本,供幼儿自由阅读;
-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分享今天学到的故事,说说“我最喜欢的小伙伴是谁”。
八、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故事引导幼儿理解友谊的意义,结合角色扮演和游戏,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今后可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如加入绘画、手工等多元活动,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
九、附:教学资源推荐
- 绘本《小老鼠和大老虎》(适合中班儿童阅读)
- 教育视频《我和我的朋友》
- 社会性发展活动指南(幼儿园版)
温馨提示: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适用于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学,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