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第五章动态路由协议练习题参考答案)】在计算机网络中,动态路由协议是实现路由器之间自动交换路由信息的重要机制。本章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类型及其工作原理,包括RIP、OSPF、BGP等,并通过练习题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项不是动态路由协议的特点?
A. 自动更新路由表
B. 人工配置路由信息
C. 根据网络状态调整路径
D. 适用于大型网络
答案:B
2. RIP协议使用哪种算法来计算最短路径?
A. Dijkstra算法
B. Bellman-Ford算法
C. SPF算法
D. 最小生成树算法
答案:B
3. OSPF协议属于以下哪种类型的路由协议?
A. 距离向量型
B. 链路状态型
C. 混合型
D. 路径向量型
答案:B
4. 在BGP协议中,用于控制数据流量的属性是?
A. AS-Path
B. Next-Hop
C. Local Preference
D. MED
答案:C
5. 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OSPF邻居关系无法建立?
A. 接口IP地址配置错误
B. 网络类型不一致
C. Hello时间间隔不同
D. 以上都是
答案:D
二、简答题
1. 简述动态路由协议与静态路由协议的区别。
答:
动态路由协议能够根据网络变化自动更新路由表,适合大规模和复杂网络;而静态路由协议需要手动配置,适用于小型、结构简单的网络。动态路由协议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但配置相对复杂,资源消耗较大;静态路由则更稳定,但缺乏自动调整能力。
2. 什么是OSPF中的DR和BDR?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答:
在OSPF中,DR(Designated Router)和BDR(Backup Designated Router)是用于减少多路访问网络中路由器之间邻接关系数量的机制。DR负责与其他路由器建立邻接关系,BDR作为DR的备份。它们可以降低链路状态信息的泛洪频率,提高网络效率。
3. BGP协议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是一种基于路径向量的外部网关协议,主要用于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其主要特点包括:
- 使用TCP作为传输层协议,确保可靠通信;
- 支持丰富的路由策略和过滤机制;
- 可以处理大规模路由信息;
- 采用路径属性进行路由决策,如AS-Path、Next-Hop、Local Preference等。
三、综合题
1. 假设一个网络中有三个路由器A、B、C,分别运行RIP协议。初始时,各路由器的路由表如下:
- A的路由表:直连网络192.168.1.0/24,下一跳为本地接口
- B的路由表:直连网络192.168.2.0/24,下一跳为本地接口
- C的路由表:直连网络192.168.3.0/24,下一跳为本地接口
假设A和B之间有连接,B和C之间也有连接。经过一段时间后,各路由器会如何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答:
由于RIP协议是基于距离向量的,每台路由器会定期向相邻路由器发送自己的路由表。因此,A会学习到B的网络(192.168.2.0/24),B会学习到A和C的网络(192.168.1.0/24和192.168.3.0/24),C也会学习到B的网络(192.168.2.0/24)。最终,每个路由器的路由表中都会包含其他两个网络的信息,且跳数为1或2。
四、总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动态路由协议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类型,掌握了RIP、OSPF和BGP的工作机制及其应用场景。同时,通过练习题的解答,进一步巩固了相关知识点,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网络架构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