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李密】《陈情表》是西晋时期文学家李密所作的一篇奏章,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祖母的深厚感情与对朝廷的忠诚。这篇文章不仅是一封向皇帝陈述个人困境的书信,更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情感之作。
李密出身寒微,自幼丧父,母亲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长大。他年少时体弱多病,常常卧床不起,全靠祖母的悉心照料才得以存活。成年后,李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被地方推荐入仕。然而,正当他准备赴任之时,祖母却年老体衰,病重在床,无法离身照顾。面对朝廷的征召与家庭的责任,李密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于是,他写下这篇《陈情表》,向晋武帝陈述自己的苦衷。文章开篇便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起笔,道出了自己命运的坎坷与不幸。接着,他详细叙述了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艰辛岁月,表达了对祖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他恳请皇帝体恤其孝心,允许他暂时辞官奉养祖母,直到老人安详离世。
李密在文中没有直接指责朝廷的苛责,也没有表现出对皇权的不满,而是以一种谦卑、诚恳的态度,将个人的无奈与情感娓娓道来。他的言辞真挚动人,情感细腻,令人动容。这种以孝治天下的思想,正是当时社会所推崇的价值观,也使得这篇奏章得到了皇帝的理解与宽容。
最终,晋武帝被李密的孝心所感动,不仅同意了他的请求,还赐予他官职,让他在尽孝之后再为国效力。这一段历史佳话,也成为后人传颂的典范。
《陈情表》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不仅在于其文采斐然,更在于它传达出的人性光辉——孝道、忠诚与责任的完美结合。它不仅是古代奏章中的佼佼者,更是中华文化中关于亲情与道德的深刻体现。
李密用一篇短短的文字,打动了帝王的心,也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有时不是选择忠于国家,而是选择忠于内心最深处的那份情感。而这份情感,往往才是支撑我们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