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蜂》译文及赏析】《蜂》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虽短,却寓意深刻,借蜜蜂的辛勤劳作,表达了对劳动者艰辛生活的同情,也暗含了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批判。
原文: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
无论是平坦的地面还是高耸的山巅,
美丽的风景都被蜜蜂独占。
它们从各种花朵中采集花蜜,
最终酿成了香甜的蜂蜜,
可这甜蜜的成果,究竟是为了谁而辛苦?
赏析:
这首诗以“蜂”为题,表面上写的是蜜蜂的勤劳与奉献,实则借物抒怀,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句“不论平地与山尖”,描绘了蜜蜂无处不在、无处不忙的形象,表现出其勤奋和执着。无论环境如何,它们都在不停地奔波,象征着那些默默无闻、辛勤劳作的普通劳动者。
次句“无限风光尽被占”,表面上是说蜜蜂占据了所有的美好景色,实际上则是讽刺那些掌握权力、享受成果的人,他们似乎占据了所有的资源与荣耀。
第三句“采得百花成蜜后”,点出蜜蜂的劳动成果——甜美蜂蜜的诞生,象征着劳动的结晶。然而,最后一句“为谁辛苦为谁甜?”却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发人深省。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劳动者辛辛苦苦所创造的价值,究竟归谁所有?这不仅是对蜜蜂命运的感叹,更是对社会不公现象的质问。
总结:
《蜂》虽是一首咏物诗,但其内涵丰富,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它不仅赞美了蜜蜂的勤劳,更揭示了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底层劳动者的深切同情。这首诗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