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代号网络图计算工期例题】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工具,用于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优化资源配置和控制项目工期。其中,双代号网络图是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它通过节点表示工作,箭线表示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工期是网络计划分析的重要环节,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来详细说明如何进行双代号网络图的工期计算。
一、例题背景
某建筑工程项目由以下几项工作组成,其工作名称、持续时间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表所示:
| 工作代号 | 工作名称 | 持续时间(天) | 紧前工作 |
|----------|----------|----------------|-----------|
| A| 土方开挖 | 5| - |
| B| 基础施工 | 7| A |
| C| 主体结构 | 12 | B |
| D| 屋面工程 | 6| B |
| E| 室内装修 | 10 | C、D|
| F| 外墙装饰 | 8| C、D|
| G| 竣工验收 | 3| E、F|
二、绘制双代号网络图
根据上述工作关系,可以绘制出如下的双代号网络图(简要示意):
```
A (5) → B (7) → [C (12), D (6)] → [E (10), F (8)] → G (3)
```
其中,每个节点代表一项工作,箭线表示逻辑顺序,数字为工作持续时间。
三、关键路径法(CPM)计算
为了确定整个项目的最短工期,需要找出网络图中的关键路径,即从起点到终点所需时间最长的路径。关键路径上的工作称为关键工作,其总时差为零。
1. 计算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
从起点开始,按顺序计算每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ES)和最早完成时间(EF):
- A: ES = 0, EF = 0 + 5 = 5
- B: ES = 5, EF = 5 + 7 = 12
- C: ES = 12, EF = 12 + 12 = 24
- D: ES = 12, EF = 12 + 6 = 18
- E: ES = max(24, 18) = 24, EF = 24 + 10 = 34
- F: ES = max(24, 18) = 24, EF = 24 + 8 = 32
- G: ES = max(34, 32) = 34, EF = 34 + 3 = 37
因此,项目总工期为37天。
2. 计算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
从终点反向计算,确定每项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S)和最迟完成时间(LF):
- G: LF = 37, LS = 37 - 3 = 34
- E: LF = 34, LS = 34 - 10 = 24
- F: LF = 34, LS = 34 - 8 = 26
- C: LF = min(24, 24) = 24, LS = 24 - 12 = 12
- D: LF = min(24, 26) = 24, LS = 24 - 6 = 18
- B: LF = min(12, 18) = 12, LS = 12 - 7 = 5
- A: LF = 5, LS = 5 - 5 = 0
3. 确定关键路径
关键路径是那些总时差为零的工作路径。根据以上计算结果:
- A (0) → B (0) → C (0) → E (0) → G (0)
总时差为:0
因此,关键路径为:A → B → C → E → G,总工期为37天。
四、结论
通过本例题可以看出,双代号网络图的工期计算主要依赖于关键路径的识别与分析。在实际工程中,明确关键路径有助于项目经理集中资源、控制进度,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同时,对非关键路径的工作可以适当调整,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应对突发情况。
总结:
双代号网络图的工期计算是项目管理中的核心技能之一,掌握其方法对于提升项目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的网络分析,可以有效预测项目完成时间,优化资源配置,降低风险,实现高效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