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儒家经典中,有关颜回的记载多以“贤人”、“好学”著称。《颜回好学》一文虽非出自《论语》原文,但常被用于语文教学或古文阅读训练,用以体现颜回勤奋好学、安贫乐道的精神风貌。本文通过简短的文字,展现了颜回在生活困顿中依然坚持学习、不改其志的高尚品格。
原文节选:
颜回,字子渊,鲁人也。年二十九而发尽白,早夭。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之学,不求闻达,唯以修身齐家为务。居陋室,不改其志;处贫贱,不移其心。其德行之高,非众人所能及也。
阅读理解题与参考答案:
1. “一箪食,一瓢饮”是什么意思?体现了颜回怎样的精神?
答:意思是吃一竹篮饭,喝一瓢清水。这体现了颜回安于清贫、不慕富贵、专注学业的精神。
2. 文中提到“人不堪其忧”,这里的“人”指的是谁?“忧”指什么?
答:“人”指的是普通人;“忧”指的是生活的艰难困苦。
3. 为什么孔子称赞颜回“贤哉回也”?
答:因为颜回即使身处贫困,也能保持乐观和坚定的学习态度,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坚韧的意志。
4. 请结合全文,说说颜回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颜回是一个勤奋好学、安于清贫、不慕荣华、品德高尚的人,他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君子”。
5. 你从颜回身上学到了什么?
答:我学到了无论环境如何,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专注于自我提升,不因外界的困难而动摇信念。
总结:
《颜回好学》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深刻,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颜回作为孔子最得意门生之一的优秀品质。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了解了古代士人的精神追求,也从中汲取到面对现实困境时应有的态度和力量。在当今社会,这种“不改其乐”的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