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应用题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掌握好应用题的解题技巧不仅能够提升成绩,还能培养他们面对复杂问题时的分析和应对能力。以下是几道适合初一年级学生的经典应用题及其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应用题一:行程问题
题目:小明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需要30分钟,如果他每小时骑行的速度提高到原来的两倍,那么他只需要多少时间到达学校?
解答:
设小明原来的速度为 \(v\)(单位:千米/小时),则路程 \(s = v \times \frac{1}{2}\) (因为30分钟等于0.5小时)。当速度提高到原来的两倍时,新的速度为 \(2v\)。根据公式 \(t = \frac{s}{v}\),新的时间为:
\[
t_{新} = \frac{s}{2v} = \frac{\frac{1}{2}v}{2v} = \frac{1}{4} \, \text{小时}
\]
将时间转换为分钟,则 \(t_{新} = 15 \, \text{分钟}\)。
答案:提高速度后,小明只需15分钟即可到达学校。
应用题二:年龄问题
题目: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再过5年,爸爸的年龄将是儿子年龄的2倍。问今年父子各是多少岁?
解答:
设儿子今年的年龄为 \(x\) 岁,爸爸今年的年龄为 \(3x\) 岁。根据题意,再过5年后,儿子的年龄为 \(x + 5\),爸爸的年龄为 \(3x + 5\)。此时,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2倍,因此有方程:
\[
3x + 5 = 2(x + 5)
\]
展开并整理得:
\[
3x + 5 = 2x + 10 \implies x = 5
\]
所以儿子今年5岁,爸爸今年 \(3 \times 5 = 15\) 岁。
答案:儿子今年5岁,爸爸今年15岁。
应用题三:商品折扣问题
题目:某商店一件衣服原价为200元,现在打8折出售,同时还需要支付10%的消费税。请问顾客购买这件衣服实际需要支付多少钱?
解答:
首先计算打折后的价格:\(200 \times 0.8 = 160\) 元。然后加上10%的消费税,即 \(160 \times 0.1 = 16\) 元。最终实际支付金额为:
\[
160 + 16 = 176 \, \text{元}
\]
答案:顾客购买这件衣服实际需要支付176元。
通过以上几道应用题的练习,我们可以看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意,并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希望大家在日常学习中多加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