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什么是食品安全,知道吃健康的食物对身体有益。
2. 培养幼儿初步的食品安全意识,学会辨别安全食品和不安全食品。
3. 通过游戏和故事的方式让幼儿记住一些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
活动准备:
1. 各种图片:新鲜水果、蔬菜、过期食品、垃圾食品等。
2. 小故事《小明的肚子疼》。
3. 食品安全知识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讲述小故事《小明的肚子疼》,引起幼儿的兴趣。故事中提到小明因为吃了路边摊上的不干净食物导致肚子疼,最后在医院接受治疗。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孩子们讨论为什么小明会肚子疼,从而引出食品安全的主题。
二、认识食品安全
1. 教师展示各种图片,请小朋友分辨哪些是安全食品,哪些不是,并解释原因。
- 新鲜水果和蔬菜是安全的,因为它们富含维生素,有助于身体健康。
- 过期食品和垃圾食品则可能含有有害物质,食用后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2. 分发食品安全知识卡片给每位小朋友,让他们自己阅读上面的内容,并分享给其他小朋友听。
三、互动游戏
1. “找朋友”游戏:将安全食品与不安全食品分别放在不同的地方,让小朋友去找出对应的安全食品。
2. 角色扮演:请几位小朋友分别扮演顾客和服务员,在模拟餐厅里进行对话,强调选择健康食品的重要性。
四、总结回顾
教师带领小朋友一起复习今天学到的知识点,强调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多吃新鲜蔬果,少吃零食,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
五、延伸活动
鼓励家长在家也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来,比如带孩子去超市购物时,教他们如何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者一起制作健康的餐点,让孩子亲身体验烹饪的乐趣。
通过以上环节的设计,《食品安全》这堂课不仅能让孩子们掌握必要的食品安全常识,还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