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设计中,选择一首古诗作为切入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化认同感。李白的《夜宿山寺》以其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以及深远的意境成为经典之作。以下是一份围绕这首诗展开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正确朗读并背诵《夜宿山寺》,理解诗歌大意,并掌握相关字词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会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及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古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把握诗歌主旨。
- 难点:结合背景资料,深入挖掘诗歌背后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需提前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音频文件等辅助材料,以便更好地展示山寺的壮丽景色。此外,还应收集一些关于唐代建筑风格的信息,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名山大川风光的视频短片,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高山上的寺庙?那里是什么样子呢?”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夜宿山寺》。
初步感知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数遍,注意读准字音、停顿合理。接着播放名家朗诵版本,请大家跟着录音一起跟读,感受诗歌节奏美。
分析讲解
1. 整体感知
-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内容。
- 提问:“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危楼高百尺”,强调了山寺之高耸入云;
- 第二句“手可摘星辰”,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高度给人带来的奇妙体验;
- 第三句“不敢高声语”,则体现了身处如此险峻之地时内心的敬畏之情;
- 最后一句“恐惊天上人”,再次强化了这种神秘氛围。
3. 拓展延伸
- 讨论:如果你有机会住在这样一个地方,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 分享: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曾经游览过的名胜古迹的经历。
巩固练习
组织一次小型比赛活动,看谁能最快准确地默写出整首诗。对于表现优秀的同学给予适当奖励。
总结回顾
最后带领全体同学齐声朗读全篇,并鼓励大家课后继续查找更多关于李白及其作品的相关资料,加深对这位伟大诗人的了解。
板书设计
黑板上可以简单列出几个关键词汇如“高”、“远眺”、“寂静”等,配合简笔画形象化地呈现诗歌内容。
以上就是本次《夜宿山寺》的教学方案,希望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让每位同学都能从中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