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并掌握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能够熟练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归纳、类比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合作中提升团队协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并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
- 难点:符号法则的理解及灵活应用。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卡;学生准备笔记本、草稿纸和计算器(可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天气预报吗?比如今天温度是零下5摄氏度,而明天预计会升高3摄氏度。那么,你能算出第二天的实际温度是多少吗?
生:(思考后回答)
师:这其实是一个涉及有理数乘法的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如何计算有理数的乘积。
(二)新知讲解
1. 回顾整数乘法
先复习整数乘法的基本性质,如正数×正数=正数,负数×负数=正数等。
2. 引入有理数乘法
教师展示具体例子,如:
- $(-2) \times (-3)$ = ?
- $(+4) \times (-5)$ = ?
引导学生观察结果,总结规律: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3. 符号法则总结
教师板书公式:
$$
(+a) \times (+b) = +ab, \quad (+a) \times (-b) = -ab, \quad (-a) \times (-b) = +ab
$$
4. 绝对值相乘
强调乘法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符号,还要注意两个数绝对值的乘积。
(三)例题解析
例1:计算$(-6) \times 7$
解:符号为负,绝对值相乘,结果为$-42$。
例2:计算$(-8) \times (-9)$
解:符号为正,绝对值相乘,结果为$72$。
(四)课堂练习
分组完成以下题目:
1. $(-3) \times 4$
2. $(+5) \times (-6)$
3. $(-7) \times (-8)$
鼓励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答案,并解释思路。
(五)小结与作业
1.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明确了符号法则以及绝对值相乘的方法。
2. 作业:完成教材第XX页习题第X题至第X题。
五、板书设计
```
有理数的乘法
1. 符号法则:
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2. 绝对值相乘
3. 例题:
(-6) × 7 = -42
(-8) × (-9) = 72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贴近生活的实例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符号法则的记忆不够牢固,建议后续增加更多针对性练习。
---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核心概念,同时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适合初中阶段的教学需求。